版权所有:邵阳城市报 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2089期 -> 1版 -> 新闻内容
邵东小五金 舞活大产业——写在第二届“中国·邵东国际五金机电博览会”召开之际
新闻作者:罗中利 邓星照 魏志刚 刘昭云  发布时间:2018-04-03  查看次数:     

    3月18日,第二届中国·邵东国际五金机电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市举行,诚邀全球五金生产商再聚邵东,共享邵东五金发展。
    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艰苦创业,破浪前行,该县“小五金”再次登上“长三角”经济带的大舞台。
    邵东享有“中国五金之乡”“全国三刀之乡”的美誉。已拥有五金工具生产和经营企业3500多家,专业生产线300多条,形成冶炼、锻造、注塑、物流完整产业链,从业人员达5万多人。扳手、钳子、锤子年生产能力达3亿套件,产值超20亿元,70%以上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和我国港台等地,占据全国70%销售渠道和终端市场。邵东与浙江永康、张家港大新、广东中山小榄等地,成为全球知名的五金生产、出口基地。

起步小作坊  享誉大中华
    邵东五金产业起步早,最早可以追溯到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以土法炼铁铸造刀剑而开始,以生产刀剪五金而兴旺,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清末民初,在邵东县仙槎桥乡,当地铁匠善制刀剪,生产的剪刀、菜刀、剃头刀(俗称三刀)因其钢火好、美观大方、耐用好使而闻名云、贵、川、桂等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仙槎桥、九龙岭的个体手工业者组建起邵东县仙槎桥三刀生产合作社,1959年改名为地方国营邵东县仙槎桥五金厂。该厂先后添置热轧机,抛热清理机等设备,企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增加生产电工刀、旅行剪、四用旅行剪、军用刺刀等产品,远销国外,深受外商青睐。1979年,出口量达到50.32万把,曾跻身全国同行业8家知名企业之列。
    户户叮当响,家家炉火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邵东人多以村为组织,进行作坊式生产,“小五金”加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仙槎桥乡周边形成了10个专业村,每个村都有侧重,并各自形成了一定规模,专门生产一类或几类“小五金”产品。
    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的毛家栗山市场,因邻近仙槎桥镇有便利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小五金”品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五金”商人都来此进货,外地五金制品也纷至沓来,市场逐渐兴旺。1985年,毛家栗山市场内就建有顶棚3220平方米,设固定营业摊位864个,是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以“小五金”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
    到1990年,毛家栗山市场年成交额739万元,享誉全国,名播东南亚。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邵东建成中南五金大市场,为邵东小五金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改变旧模式  谋求新发展
    2010年,大学还没毕业的王敏就回到父亲王顺德创立的邵东县利鹰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实习。那时恰逢当年广交会正在招商,王敏立即申请到一个展位。
    王敏满怀信心参加广交会,没想到却遭到冷遇。大多数客商对来自小地方小工厂的展位不屑一顾。“有一位外商对我的产品很满意,但一看到是‘邵东品牌’,当时便说了一句‘It is dangerous’(这很危险),扬长而去。”
    在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繁荣后,邵东家庭式生产的“小五金”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竞争。一把起子、一把锤子、一只扳手,都能催生出上千家同类企业,“小五金”产业集聚的低成本优势几乎用到极致,始终摆脱不了“低、小、散”的发展状态,不得不靠代加工来赚取微薄收益。
    立志改变“邵东品牌”的王敏大学一毕业就接过父亲的接力棒。2011年,她赴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考察学习,引进碳钢生产技术,采用锻压生产技术替代传统的铸造工艺,为公司产品质量提升汇聚新的动能。
    在邵东,像王敏一样的五金制造企业家不胜枚举。如今,他们伴随着邵东县委、县政府的“质量立县”发展战略,改善生产条件,注重质量,培育品牌,五金产业迎来大繁荣、跃上了新台阶。
    在仙槎桥镇投资1亿多元的邵东县和天电镀中心有限公司,其先进的铬雾废气、含氰废气处理器以及废水处理工艺,每天5万件“小五金”的电镀量,让整个厂区无一点异味。
    如今,邵东的五金制造企业越来越注重环保,主动对接国际标准。近年来已有10多家五金生产企业获国际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部分产品已免检进入东南亚及欧美市场。
    2017年,邵东东方神鹰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荣获“中国品牌榜五金工具行业领导品牌”奖,被授予“中国民族品牌卓越贡献企业”荣誉称号。
    目前,邵东县五金制造产业跳出了传统五金圈子,实现了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产品种类已由单一的刀剪、锤子生产向钳子、扳手、起子等多样化发展。与浙江永康、张家港大新、广东中山小榄等地,成为全球知名的五金生产、出口基地。

告别小平台  打造大舞台
    位于仙槎桥镇的邵东县五金科技创新产业园内生产机器轰鸣,工人紧张而又有序地忙碌着。项目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20亿元。园区规划建设“小五金”科技研发中心、集中锻压中心、仓储中心,引导金属工具制造及其延伸产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园区的建成,将成为我国中南地区最大的五金研发和生产销售基地。
    “发展需要平台,大发展需要大平台。我们的目标是把邵东打造成中国的五金之都。”邵东县委书记沈志定说。
    2015年以来,邵东县又围绕金属工具制造及延伸产业和环节,安排特色县域经济专项资金1000万元,在生态产业园建设融产品展销、市场交易、物流配送、人才培训、政务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展销服务平台。
    该县还全面统筹整合资金,按照“集中财力、能整尽整”的原则,整合各类专项资金10亿元,统筹用于金属工具制造及其延伸产业项目建设。同时安排3000万元加速老工业园升级改造进程。
    近年来,邵东县委、县政府还鼓励企业研发创新和品牌创建活动,并设立高额奖金,引导企业争创国家、省、市研发中心,以及“中国驰名商标”和“湖南省著名商标”的创建。
    “推动邵东五金产业的创新与蝶变,是我们当前一项重要工作。”邵东县委副书记、县长周玉凡介绍说。
    为此,邵东正在着力打造“三个升级版”。
    着力打造五金产业升级版。打造产值过100亿元的五金工业园区,培育30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五金企业,小工具和家用五金的全国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
    着力打造五金园区升级版。启动邵东五金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园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中南地区最大的五金研发和生产销售基地。
    着力打造服务平台升级版。以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为支撑,借助3D打印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县各类企业“量体裁衣”,解决技术难题,实现“机器换人”。建立博士工作站和专用科研团队,为企业提供多渠道的解决方案。
    如今,邵东“小五金”正以笃定理性的姿态、坚定稳健的脚步,拓宽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向着集约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目标铿锵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邵阳城市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邵阳城市报 地址:邵阳市宝庆西路广电中心四楼 邮箱:sycsbzbs@sina.com | 备案号: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