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邵阳城市报 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2164期 -> 9版 -> 新闻内容
乡村环卫工邓要明:“无偿修路”痴心不改
新闻作者:龙晓 唐金娥  发布时间:2019-01-29  查看次数:     

    老旧的砖木结构瓦房,房椽上挂着零零星星空着的野蜂巢,虽然是白天,屋里仍然光线暗淡。自下向上看,光线从破漏如筛的屋顶透下来,如果是雨天,屋内的潮湿程度可以想象。这个连野蜂都嫌弃而逃的家,却住着一个心甘情愿为邵阳县白仓镇莫元村默默修路近半生,不图任何回报的53岁男子——邓要明。

    “先修路还是先盖房?”  答案永远是“先修路!”
    屋前的砎级满是泥泞,茅草长到了家门口,屋里屋外都是灰扑扑的。破陋的家让一家人难以安生。但,“先修路还是先盖房?”邓要明的答案永远是“先修路!” 他省啊省,省啊省,除草剂、蛇皮袋子、碎石泵、拉土方的电动小货车……他花光了前些年打工的积蓄,零零碎碎置办着修路用的各种物什,对家计所需不管不问。妻子一气之下撇下他,带着孩子们外出打工十几年,即便回来也不与他说话。
    邓要明,1966年生,邵阳市邵阳县白仓镇莫元村人,现为该村唯一的临时环卫工人。村民说:“有他在,莫元村的村道上不会有一块挡路石,一蓬碍人草,不会有半点垃圾占道!没人可以替代他的工作。以前三个人都没他一个人干得好,不仅村道上的垃圾和障碍被他清除了,就连村民的屋前屋后,陈年老塘里的垃圾都被他一袋一袋蚂蚁搬家一样清运得干干净净。”
    邓要明的主业是环卫工作。而为村里修路还不算是一份有报酬的“正经”工作,只是他的无偿“执念”。二十多年前,莫元村的村道上就定格着他修路的身影,下雨天晴从未缺席。即便是寒冬腊月,他也是照常出工。这位“路见不平就出手”的“守路神”默默地为乡亲们除去村路上的冰雪、山石、泥巴、杂草、枯枝等一切障碍。虽然莫元村的村道几十年间,从土路变成毛砂道又变成水泥路,邓要明的“修路日常”从未改变。
    “这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大事,路修好了,莫元村的日子才会更好。”他不仅自己把一腔热血都洒在了乡村路上。就连儿子尚在年幼时,邓要明也是日日要求他们帮忙修路、运渣土杂物——他把这件事当作教育孩子的首要功课。当时连村民都觉得孩子太小,不该承受这么繁重的工作,但无论旁人怎么看,孩子们后来怎么不理解,邓要明自己一个人硬是坚持了下来。

    因工负伤  却痴心不改“修路执念”
    2018年农历4月,村道冻水泥路,邓要明驾着他的电动“小毛驴”,为运走一块重约半吨的挡路大石头,在村道的一个下坡急拐弯处失事,连人带车翻进了田圹,车上的石头砸断了他的左腿。
    他被120送进了新邵县正骨医院。大儿子千里迢迢回来为他办理了住院手续,自掏3万余元为邓要明缴纳了医疗费。看着父亲那张光板旧木床,大儿子流泪了:“他从医院回来养病,睡在这样的床上不得后遗症才怪!”于是,为几乎家徒四壁的父亲买了张新床,新添置了一套床上用品。邓要明术后回家卧病在床,家里的事情由年迈的大娘照顾了三个多月。三个多月后,邓要明又拄着拐杖去修村道了!
    卧病期间,他种的稻谷、玉米和西瓜田以及菜地因缺乏照料,长满了杂草,没有收成。断了来源,邓要明穷得连油都吃不上了。他的外甥女看不下去了,帮他收了地里长得不好的西瓜,变卖到城里收了四五百元钱回来交给他。他把这笔钱又花在了购买整修村道运土方的蛇皮袋上。并注着拐杖挨家挨户把自家田里剩下的西瓜分给了乡亲们。后来,大儿子担心他的生存状况,每个月寄给他2000元生活费,他却将这些钱一百两百地分给了村里的五保户。
    2018年10月,邓要明外出收甘蔗,为了不耽误环卫工作,邓要明决定请一名工人暂代自己清理垃圾和维护村道。由于嫌村里给付工资微薄,别人都不肯干,邓要明又自掏500元一个月的补贴,才请到了帮手。

    我做的事算不了什么
    临近春节,从外地回来的乡亲们渐渐多了,为了方便大家的车子进出莫元村,他从早上6时起床到晚上8时收工,为今年刚修好的水泥村道加宽宝圹,从挑土石到挖崖去方,邓要明一个人躬身做着,未向大队书记要过任何报酬。为了将3.5米的村道加到至少4.5米宽(这样可以来回过两辆车),他不仅把自己名下的山头贡献出来整成转车坪,还因为占用了岳丈老子和姐夫的田土,被家人骂成“疯子”“神经病”“傻子”。
    为什么要这么“傻”?面对采访,邓要明显得很腼腆:“我做这点事算不了什么,我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志愿者学雷锋做好事的报道。相对于他们而言,我做的事不值得一提了。”
    “春节回家,一路开车过来,莫元村的村道上不会堵车了,这是邓要明做的好人好事,我们今年春节想封个红包给他,谢谢他的付出。”回村的一名在外打工乡亲说道。
    “我女婿是个好人,他一天到晚只念叨为村里修路,如果能对家里人好一点就好了。”老丈人姚老爷子讲到邓要明时,叹了口气。
   “邓要明是我所见过的最大公无私的人、活雷锋,他唯一的愿望是希望莫元村越来越好!”提到邓要明的事迹,村民李大姐竟泣不成声。
    “邓要明如果能入党,能竞选村干部,莫元村全村群众都会投他的票!”村民邓富国表示道。
    “要明就是傻,好傻的娃儿崽。”邓要明的大娘何奶奶一讲到他就直摇头。
    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看着邓要明这么多年来为村里所做的一切,村里的唐金娥大姐深受感动:“邓要明这么好的人,我一定要让所有人知道他的事迹。”
    从2016年开始,唐金娥就下定决心为邓要明立传,稿子写了又写,写了又改,成稿不过几百字,却花掉了她将近三年的时间。为了找人发表,她辗转找过学校指导员,找过当兵的朋友,找遍了邵阳市内认识的人。2019年1月21日,她一路打听,找到了位于宝庆西路的邵阳城市报社。于是有了上面这个关于邓要明的故事。

    (城市报记者 龙晓 通讯员 唐金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邵阳城市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邵阳城市报 地址:邵阳市宝庆西路广电中心四楼 邮箱:sycsbzbs@sina.com | 备案号: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