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邵阳城市报 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2229期 -> 8版 -> 新闻内容
城之变:从“轮渡过河”到十桥飞架见证城市壮大
新闻作者:莫杰  发布时间:2019-09-30  查看次数:     

    邵阳的桥,跨过邵水,跨越资江,它是邵阳人的骄傲。邵水桥、西湖桥、雪峰桥……北塔区市民黄河掰指一数,60余年间,一座座桥梁成功横跨资江、邵水。资江、邵水交汇处的沿江桥及资江一桥两桥连接三个区。站在资江一桥上,北塔、东塔、亭外亭,资水、邵水、景中景,北塔隔江相望,云带钟声穿树去,月移塔影过江来的美景尽收眼底。发展至今,市城区已建成10座桥梁。这10座桥的架设,犹如给古城宝庆增添了一个个强劲的翅膀,为古城邵阳增添了无限的生气与活力,亦为邵阳经济的腾飞具备了应有的基础与条件。
    这10座桥,是一座座承载着幸福的梦的桥梁,拥有着一个个感人的幸福的故事;这10座桥,是一座座铺垫着幸福的见证的桥梁,见证着邵阳幸福的变迁与发展,更见证着幸福的新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这10座桥,是一座座连通着幸福的喜悦的桥梁,幸福的连接着你我他,更将幸福的连接着我们奔向新时代的新的希望与幸福的未来。

一桥通行,过河多靠轮渡
    邵阳三面环水一面连山。旧时仅靠一座名为青龙桥的桥将邵水两岸贯通。其他全凭几处码头的船只摆渡过江渡河。穿越资江的320国道上的汽车也得靠轮渡船架桥通行。直至1968年底才修建成了邵阳城最具传统建筑特色的资江一桥。这才结束了汽车靠轮渡船架桥通行的历史。回忆起过去,北塔区市民黄河感慨道:“城区桥梁不断增加,市民出行日益便捷,城市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黄河,邵阳市区人,1943年出生。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黄河一家居住在现大祥区立新街附近。当时,黄河的外婆家在现双清区邵水东路附近,他每次去外婆家,必须走城区唯一一座桥梁——东关桥(现青龙桥)。
    东关桥宽6米,桥面由一块块大木板拼成。黄河说:“走在桥上,透过木板间的缝隙能够看到下面的河水。过桥时我很害怕,要紧紧牵着妈妈的手。”
    1956年至1962年,黄河搬至外婆家居住,在市第二中学念书。6年间,东关桥是他上学的必经之路。“那时邵水河两岸没有修建河堤,一到涨水季节,桥面就会被河水淹没,行人无法通行。”黄河说,遇到涨水季节,他就只能坐船过河。
    黄河介绍,由于当时城区只有一座桥梁,坐船便成了市民过河的主要方式。在邵水、资江沿线,包括现在的北门口、临津门等处,都设有渡口。市民需要过河时,就在渡口处买票坐船。
    黄河记得,自家有一户亲戚住在北塔区,要去走亲戚时,一家人就在北门口坐船去北塔区。“坐的是木船,一艘船能坐10来个人,靠人工划桨前行。”
    黄河说,当时城区水运很发达,各个码头上都是人来人往,市民可以坐船去往外地,他曾跟随父亲坐船去过邵东、新邵等地。

四桥横跨,桥梁改造升级
    在外求学、工作近20年后,1981年,黄河回到邵阳,在市第一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这时,市城区已经新建了沿江桥、资江一桥、邵水桥,城区共有4座桥梁。
    黄河介绍,资江一桥的建成,对方便市民出行尤其是驾车出行意义重大。在没有修建资江一桥之前,市民想要开车去往北塔区,需要在固定点——现塔北路附近行驶至河边,再由大船轮渡过河。“汽车轮渡对船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轮渡点十分有限。”1968年底,资江一桥建成通车,车辆可以通过桥梁到达北塔区,汽车轮渡过河在市区逐渐成为历史。
    黄河说,受地方经济、桥梁建设能力等原因制约,市城区在20世纪70年代前修建的桥梁多为拱桥。这种造型的桥梁能够节省建筑材料,却也有着不少缺点。由于桥梁承重主要依靠桥墩,因此桥面都很狭窄,宽度约12米,双向两车道。随着城区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大,原有桥梁无法满足通行需求,桥梁改造工程也由此展开。
    1992年,东风桥(原东关桥)实施扩建,黄河也参与其中。为解决两岸居民常受洪水侵害问题,在桥梁扩建之前,邵水河两岸完成了防洪堤建设,桥梁高度也由此提升。完成改建的东风桥复名“青龙桥”,也就是现在的青龙桥。“修建了防洪堤,两岸居民的生命安全有了保障,日常过桥也基本不受涨水影响。”
    黄河介绍,1994年,在原有的邵水桥上游,并排新建了一座桥梁,两桥合并构成如今的新邵水桥。黄河说:“青龙桥、邵水桥改造后,桥面双向四车道以上,人行道宽2米,市民的出行需求得到了满足。”

十桥飞架,南北相通相融
    2006年,从原市规划局退休后,黄河搬至北塔区居住。在北塔区,他享受着西湖桥、雪峰桥等桥梁带来的便利,感受着两岸城区功能互补、要素融合带来的变化。
    资江二桥未通车前,城区车辆想要去往北塔区,需要绕行资江一桥,不仅耗时长,也给北塔区“添堵”不少。“很多沿着320国道过境邵阳的车辆都要途经北塔区,导致北塔区的交通压力非常大。”为方便过境车辆通行,缓解北塔区交通压力,1996年,资江二桥建成通车。
    1999年,西湖桥建成通车,成为通联两岸城区的主干道。同时,桥梁连接西湖路与西湖北路,成为新邵县通往市区的快捷通道。“与之前修建的桥梁相比,西湖桥造型更加美观,不仅是出行通道,也是一道亮丽风景。
    2017年9月,横跨资江的雪峰桥、桂花桥同时通车,资江上的桥梁由此增加至4座。乘车途经雪峰桥时,黄河最关注的是桥梁纵向双飞叶造型。独特造型,显得格外大气、美观,“雪峰桥建成后,不少市民特意乘车前来,只为一睹其风采。”
    今年76岁的黄河见证了城区桥梁的建设历程,也见证了城市发展的速度。“依托这10座桥梁,市城区实现了东进西拓北联,城市发展打破了交通局限,实现了融合发展。”黄河说,这10座桥梁串起了城市交通,便利了市民出行,也必将推动邵阳实现高质量发展。

    (城市报记者 莫杰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邵阳城市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邵阳城市报 地址:邵阳市宝庆西路广电中心四楼 邮箱:sycsbzbs@sina.com | 备案号:ICP备09011859号